「我們從一出生就註定開始變老,但變老並不意味著衰敗及陳舊,而是擁有更多成長的嶄新機會和可能」

  --《關於變老這件事情》--

【閱讀】變老沒這麼可怕 從不同角度思考《關於變老這件事情》

雖然標題寫「變老沒這麼可怕」,但其實我怕死了,哈(那標題是在寫安慰的嗎),有感於年紀漸大,很多事情好像是隨著年齡起了變化,開始思考「老化」到底對我的影響是什麼?除了白頭髮長出來、皮膚下垂,還有什麼面向是可以讓我更全面的思考關於變老這件事情呢?所以我讀了《關於變老這件事情》,希望有助於我用健康的心態去迎接變老。

【閱讀】變老沒這麼可怕 從不同角度思考《關於變老這件事情》

這本書輕薄短小,是一個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閱讀的書,一開始是從很平凡的生活場景開啟了老化話題,進而在每個篇章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關於「變老」,其中很大一個比重在討論,為什麼這個社會越來越害怕變老呢?甚至不計代價想避免老化,到底這個觀念是怎麼演進至此。

作者安妮‧卡普芙 (Anne Karpf)從很多歷史或真實生活的案例,隨著文化、社會發展的脈絡中,去梳理「年紀」如何被定義和侷限,希望帶我們突破盲點,她認為,當我們越能了解年齡歧視,是如何塑造思想和行為,我們自己就越能夠脫離掌控。

舉例來說,一旦大家發現自己有多麼喜歡用美貌評斷女性的好壞、用性能力批判男性,你就會發現在自己青少年時期、20歲過後,會更知道如何處理、挑戰成見,逆轉容貌消逝的女人和活力減退的男人形象。

【閱讀】變老沒這麼可怕 從不同角度思考《關於變老這件事情》

作者也引用了一些名人的實例,告訴我們如何活得精彩和有尊嚴,像是法國女星娜塔莉·貝伊(Nathalie Baye)在63歲時寫:「老化的訣竅在於你得同時減輕一點重量。」輕一點意味著不要把自己壓得扁扁的、一次處理一件事不貪多,還有學會拒絕。

然而,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可能得放下舊有的執著和委屈。中年和老年使你我能夠回頭為當時錯過的好東西傷心、為悲慘的事難過。它給我們機會走出痛苦、損失和沒能解決的衝突,讓我們放手,不再拖著一個日益沉重的包袱在身後。

我很喜歡上面這段文字,年輕的時候,我們總無法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有時還隨波逐流的被推著、前進著,而且還不知道會到哪裡去;中年和老年的我,應該更把重心聚焦在自我,老了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就像書中有個例子是年長者思考的反應完全不輸年輕人,代表我們是更有智慧和技巧能處理和應付任何事情,包括把人生過得精采豐富,我們無須害怕,也不用再去想著向誰證明我是誰。

「老年是放下的年代,放下朋友、過去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曾經擁有過的事物,人生每個階段都必須拋去某些依戀,才有空間向前繼續發展」這是書中的一段話,共勉之。

 

老不是老 90% 
試著放下偏見 100%

arrow
arrow

    過敏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