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究所的時候會使用哈佛的個案來做研究,小組討論企業如何轉型或處理危機,不過從來不知道原來哈佛商學院有一個悠久的歷史,是在最後一堂課說說自己的故事,可能是回顧生涯的挑戰、成就與過失,也可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閱讀】沒讀過哈佛沒關係 來讀《記得你是誰》學人生道理

出乎意料地用很快的速度就讀玩了此書,整本書的氛圍就是教授說故事,很有趣也很引人入勝,每一個故事都是親身經歷,而作者的文筆流暢,讓閱讀過程就很像坐在台下聽教授面對面分享,生動易懂。

 有時人生就像一場荒謬的考試 

其中一個是某位教授在大學修習了動物課程,學習認識各種不同類別的動物習性和特性,期末考題是將一隻鳥類標本蓋住了布、只露出腳,讓同學們在紙上作答,用這學習學過的知識去判斷這隻鳥可能是什麼鳥,牠住在哪裡、從哪裡遷徙、喜愛吃什麼之類的。

這場考試有人因為覺得考題太刁難,憤而離席沒有完成考試,但教授認為,人生就像是這場考試一樣,有時候你遇到的困難,並不是全貌,你也不知道這個雪球到底多大,但你必須用你過往的經驗和知識,盡量去判斷並做出決策,記得相信自己,勇敢向前。

【閱讀】沒讀過哈佛沒關係 來讀《記得你是誰》學人生道理

 

 歷經風雨,追求心之嚮往 

還有一個是教授要大家不要參加同學會或校友會,他說哈佛生在職場上往往是一帆風順,在這個場合上,大家很容易陷入比較,看誰的成就高或是賺的錢多,這是很無意義的,他擔心學生為了成就,而失去追尋自己內心所喜愛嚮往的工作,即便那沒辦法獲得名利。

所以他給了學生一些建議,他鼓勵學生,要認定你這輩子總要經歷幾番風雨,然後心甘情願花個數年功夫等待收成,時間一到就別再等下去。如果你已活到一頭把年紀,為了爬上你想要的高位幾度在大浪裡翻滾,結果還是爬不到那個位置,那就退休吧。忘掉自己夢寐以求的職位,打打高爾夫,永遠不回頭。

不久後,可能又會收到一份熱絡的請柬,邀請回母校參加校友聚會,這一次,教授鼓勵學生們,此刻,應該赴約。

 你所謂的多元,是真的多元嗎?  

另外,哈佛畢業生往往在職場上擔任主管,也有教授語重心長的提醒,要接受多元化。我們一般想到「多元化」,會想像是容納不同的種族、宗教、性別、國籍或性別。

不過教授指的是另外一種意思:遇到想法和經驗跟你不一樣的人,要徹底而多面了解對方的世界觀。尊重這種多樣性,意味著揚棄控制手段,允許別人依照個人意志接掌一小部分(或更重要)的業務。

這個觀念有讓我腦海中噹了一下,回想我確實想的是比較表面的含意,多元應該是要包容不同的想法和文化,這才是最核心的重點,當大腦打開了、心胸開闊了,自然更有能量去創造和創新。

 你是哪一種杯子? 咖啡杯還是瓷杯 

還有一篇教授的比喻,也很值得分享。他說,成功者遇到了挫折和困難,依然照常過日子,保持活力與彈性,仿佛路邊餐廳提供的耐用咖啡杯,掉在地上彈個幾下就沒事了

有時候,年紀輕輕便成就非凡,像是讀自己中意的學校或以榮譽學生身分畢業的人反而培養不出餐廳咖啡杯那種彈性。他們不知該如何甩掉失敗或挫折繼續勇往直前,而比較像漂亮的瓷茶杯,外表高雅、精緻又美觀,受到劇烈撞擊時卻異常脆弱,一砸就碎。

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透過教授的金玉良言,告訴我們人生漫漫,無論我們選擇什麼樣的道路,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莫忘初衷,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人生智慧 90%
哈佛學分 80%

arrow
arrow

    過敏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