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月暈出現則知將起風,礎石為水氣所濕潤,代表即將要下雨了,比喻事情發生前必有徵兆,從微小的跡象中,就能知道事務的真相與發展。

【舞蹈】雲門《毛月亮》 暈出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暌違五年,雲門《毛月亮》在國家戲劇院升起,忽狂、忽野、忽靜、忽亂,舞者的肌肉與線條,肢體乃至髮尾的延伸,都讓人感覺到這是一輪充滿靈魂的月,無論你身處在世界的哪端,都能映出你心中深處的渴望。

【舞蹈】雲門《毛月亮》 暈出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這是一場滿座的表演,上千人一起觀賞著雲門舞集所帶來的身體寓言。編舞家鄭宗龍說,毛月亮的創作最初起於「月暈」,當月光透過雲層折射的剎那,月亮周圍泛起銀白色的光暈,朦朧又高冷的氣息,令他深深著迷,心中想著,有天一定要為它編一支舞。

【舞蹈】雲門《毛月亮》 暈出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那麼實際的創作過程又是如何呢?為何在舞劇中,看到的是LED拼接的巨型螢幕與舞者在對話呢?這不應該是一場穿越黑洞、探索月光寶盒的劇情嗎?

鄭宗龍透漏,他與朋友去麗江遊玩的時候,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務農,穿著當地的民俗服裝極美,但一轉身,卻看到她脖子夾著一隻iPhone,那個衝擊感讓他印象深刻;之後,他有段很喜歡看YouTube的時光,常常看著影片睡著而不自知,醒來的時候發現影片還在播,他思忖著,這小螢幕的背後,肯定是有人在討論要投遞什麼給他,讓他沉迷。

【舞蹈】雲門《毛月亮》 暈出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於是,將這些觀察和念頭串起,搭配了小時候的身體記憶,鄭宗龍創作出了《毛月亮》,也將心中那位「大數據的巨人」具象化出現在舞台上,透過舞者原始、純粹的身體動力,凸顯身處這個時代,科技是否可以取代身體,滿足各種需求與慾望。

【舞蹈】雲門《毛月亮》 暈出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在觀賞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有沒有理解或看懂舞者想傳達的,但中間就發現是我多想了,因為我發現我很放鬆,思想還在飛轉,但身體已經接受了這個單純的享受,很舒服也很喜歡!就像有觀眾問鄭宗龍,到底劇作中的那些意象是什麼,他回答「月照千湖」,每個湖裡都有一個月亮,所以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面相,對同一輪月又不同想像,就算什麼也沒想到,也無所謂。

靈魂騷動 100%
觀眾年輕化 90%

                                                                                                                     

arrow
arrow

    過敏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